Thursday, 10 February 2011

梅絲嘉系列~中古音樂 2

音樂理論及記譜法

I. 希臘音樂以文字記譜
所使用的有兩個系統:較古老的系統~
主要用於器樂的記譜,可能是為 Kithara(琪塔拉琴)而發明,包括一些古代的符號,並將這些置於不同位置,使直立、顛倒等而使用。

Apollo Citharoedus with kithara
圖片引用:http://en.wikipedia.org/wiki/Kithara



Woman playing a kithara
圖片引用: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sic_of_ancient_Rome#Organs

較近代的系統~
主要用於聲樂-使用 Ionic(艾奧尼克)字母,連同一些附加符號。

Greek notation
圖片引用:http://en.wikipedia.org/wiki/Music_notation

II. 12-15 世紀
提供給單音的世俗曲調及複音音樂的記譜之用是 square(方形符),在這些音樂中通稱為 ligatures(連結符),而這些 ligatures 在接近 1200 年時,建立在 rhythmic modes(節奏樣式)的基礎之上的明確 rhythmic values(節奏時值)的確立也隨之而來。結果產生的系統通稱為 square 或 modal notation(調式記譜法)。
13 與 14 世紀期間的極為快速的發展包括經常的變換與革新:兩種不同 note values 的採用,分別為 longa(長音符)及 breve(短音符),在經文歌附有歌詞聲部的記譜上,它們成為必須的記譜方法。
13 世紀前葉,一位著名的音樂理論家 Johannes de Garlandia,在其論文著作「De mensurabili musica」(c. 1240)中給與 rhythmic modes 定義及更完整的闡釋。
1250 年,採用了一個更小的 note value - semibreve(全音符),以 2 或 3 個 semibreve 代替 1 個 breve。約 1260 年,德國音樂理論家 Franco of Cologne 在「Ars Cantus Mensurabilis」中,第一次以另一種形式來詮釋節奏(rhythmic interpretation),脫離了 modes 而獨立,對當時的歐洲音樂史來說,是一個極為巨型的衝擊。
1300 年之後嚴格遵守 modal rhythm(形式節奏)的限制被放棄。13 世紀自始至終盛行著 ternary meter(三拍子),這節奏與記譜法的基本原則徹底的為 Philippe de Vitry 所改變。1322 年,Philippe de Vitry 的論文著作「Ars nova」裏曾予以詳細說明,它承認 duple and triple rhythm(二與三拍節奏)是同等重要的,並把這種二分法(dichotony)應用到各種不同的長度(mensurations)裏- modus 調式(長音符 longa -短音符 breve),tempus 拍子(短音符 breve -全音符 semibreve),及 prolatio 測量法(全音符 semibreve -二分音符 minim)-裏的所有音符時值。此時期的記譜規則實質上保持不變,直到 16 世紀終結。惟一的修改約在 1450 年的 black mensural notation 到 white mensural notation 的變革。
與 Philippe de Vitry 的記譜方法同一時間出現的,是從意大利記譜法發展出來的,它保留了不少 13 世紀的規則-特別是 Petronian groups of semibreves(伯多尼安的全音符群),即那些 Petrus de Cruce(伯多祿)發明者。
1350 年後,此一記譜方式併入當代的且又是較進步的法國記譜系統,於是導致一個新的系統 Mixed notation(混合記譜法)的產生,使用這種方法的,是 Francesco Landini 與其他 14 世紀末葉的作曲家。記譜法變得非常複雜以至這個時期的許多樂曲便代表著記譜法研究裏最讓人感興趣的問題- mannered notation(矯飾記譜法)。

Early music notation
圖片引用:http://en.wikipedia.org/wiki/Music_notation


中古時期較為著名的音樂理論家:
Isidore of Seville
Aurelian of Réôme
Odo of Cluny
Guido of Arezzo
Hermannus Contractus
Johannes Cotto (Johannes Afflighemensis)
Johannes de Muris
Franco of Cologne
Johannes de Garlandia (Johannes Gallicus)
Anonymous IV
Marchetto da Padova (Marchettus of Padua)
Jacques of Liège
Johannes de Grocheo
Petrus de Cruce (Pierre de la Croix)
Philippe de Vitry

Reference: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dieval_music
2. 大陸音樂辭典,康謳主編-全音樂譜出版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